close

       昨天新聞北市私立復興高中國中部舉辦優良學生政見發表及投票,一名吳姓女學生將校訓「穩準高遠」,應用於如廁過程,希望同學有良好廁所文化,獲得台下如雷掌聲。吳姓學生指出,大家要愛護學校的廁所,就如同校訓「穩、準、高、遠」一樣,上廁所時,「穩」是馬步要站穩,「準」就是要對準、射準,「高」當然就是指要像拋物線一樣高,「遠」便是射程要遠,隨後投票中吳姓女生以最高票當選優良學生。


       但部分學生家長認引喻失義,要求學校重新討論,校方在一次「教師晨會」中,將此事拿出來討論。由於討論過程一度僵持不下,沒有獲得一致結論,不得已只好以表決方式決定吳生適不適合代表優良學生。表決結果竟是廿五票比廿五票,最後校長李珀投下關鍵性的一票,否決了吳生優良學生代表的身分,改由第二高票的廖姓學生遞補。


       上周五(十八日),這位以最高票當選的吳姓優良學生,在學校的一場晨會中向全校師生發表道歉及自動放棄優良學生身分的感性演說。據國中部學生轉述,吳同學說,她把校訓拿來比喻成上廁所,讓她自覺非常不妥,自己做錯了,她自願放棄優良學生的頭銜,她也知道優良學生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語畢,全場一片寂靜。據轉述,當場很多師生都暗自流下了眼淚,默默祝福著這位表現優異,又懂得認錯的優良學生。


       在吳姓學生演說之後,私立復興實驗高中校長李珀當場頒發一紙獎狀給吳生。獎狀的內容為「吳xx同學,你在優良學生選拔中勇敢、負責的表現,不愧是復興光明之子,充分發揚了復興的火炬精神,是全體學生的楷模,復興以你為榮。」


       我不知誰還記得就讀高中的校訓?學生每天經過那幾個大字,很少會抬頭看看,甚至去體會那幾個字中的涵義,一般的校訓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八股教條,神聖而不可侵犯,與學生的距離是遠不可及。學校的教育,也往往被教育當局的框架、校長的框架,甚至老師或家長的框架所限制,學生很少能突破而有嶄新的表現。我不清楚選拔「優良學生」為何要發表政見?又不是選拔學生會長、班代或是社團領導人,既然是選拔「優良學生」,為何要以政見來決定誰當選?經過全校學生一票一票選出來心目中的「優良學生」,為何校長的一票就能否決(不要忘記老師反對與贊成同票數)?被否決的「優良學生」為何要上台當眾認錯?難道她真的錯了嗎(請不要想到阿扁那句話)?從校長頒發的那紙獎狀,我們確定學校認定「她錯了」!


       教育本來就是多元的,沒有一個定論,連教育兩個字都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如果能以一種無傷大雅的比喻,讓大家記得所學的重點,也不失為不錯的方法,我實在看不出吳姓女生何錯之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ndwu 的頭像
    grandwu

    grandwu的部落格

    grand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