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毒奶粉事件的認知



這幾天毒奶粉事件,搞得國內人心惶惶,除造成經濟損失,嚴重傷害執政團對威信外,衛生署長還因此丟了烏紗帽,成為史上任期最短的署長,究竟三聚氰胺是什麼?為什麼要在乳製品中添加,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起事件?恐怕是每一個人都要瞭解的。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種白色化工原料,無味、略溶於水,可溶於酒精、甲醇,常用於製造美耐皿餐具、建材、塗料等,不可用於食品食品添加物。這次三鹿奶粉事件,受“污染”最嚴重的,就是18塊錢一袋的嬰兒奶粉三鹿為了佔領中國農村奶粉市場這塊肥肉採取了低價傾銷戰略為了節省成本,不但在奶粉中添加廉價大豆蛋白粉,還添加了偽造蛋白質的三聚氰胺,終於引起轟動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當然成人乳製品中也添加了這種高科技玩意,因為成年人的代謝能力比嬰兒強得多,除了特殊的病人,一般人吃下肚後,不會立即發生中毒事件,如果不是被記者踢爆,不知還會有多少三聚氰胺被人類吃下肚子。


如果吃下三聚氰胺,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全球至今仍無食用三聚氰胺對人體危害性的研究報告,只在20074月美國爆發寵物飼料遭三聚氰胺汙染後,做過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因此只能從動物模式來探討三聚氰胺對人體的影響。三聚氰胺經腸胃道吸收後,可能於腎臟中結合沈積,形成腎結石,嚴重者會造成腎臟功能受損,這種現象較易發生在腎臟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但是,一般人無須太過於恐慌,一個60公斤 體重的成人,每天攝取0.03克 以下尚不至對身體產生危害。一次要吃好幾 十公斤 有毒乳製品,才有明顯危險;泌尿道系統結石則要連續4週、天天吃7.8公克的純三聚氰胺才會發生。


若吃到含三聚氰胺的食品該怎麼辦?不要太擔心,喝水!吃下肚的三聚氰胺,2.74小時即會經腎臟排出一半,且九成會在一天內排出體外,兩天內全數排出。除非吃下肚的量實在太多了,否則每天喝2000c.c.(大約4大杯),上廁所次數達7次,就能把三聚氰胺排出(小嬰兒與腎功能不佳者需限制飲水量)。如果擔心吃出問題,可以到各大醫院掛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腎臟科或泌尿科、小兒科等門診,透過腎功能檢查,確認腎臟有無受到三聚氰胺的破壞,透過腎臟超音波及X光檢查,確認有無泌尿道結石。不過預防性醫療,不管是檢驗或是就醫部分,健保都不給付如果明顯感受出身體有問題,而醫師也診斷出腎臟病變或泌尿道結石等症狀,所有檢驗及後續醫療健保都會給付。


我國政治環境特殊,民眾對三聚氰胺認知不足,在政治人物及媒體大力炒作之下,容易激起恐慌及排斥心理,所以主政者應該有政治警覺,雖然以後各國會陸續對三聚氰胺的容許量訂出一套標準,或許是5個ppm,甚至更高,但三聚氰胺不是食品,無論驗出多少含量,理論上都不應該被允許的,製造及銷售商應該誠實的告知消費者,讓消費者自己選擇。政府官員在處理類似問題的時候,應該考慮民眾對食品安全的需求(瑪斯洛的需求論中安全為基本需求),銷毀對民眾健康會造成傷害的問題產品,雖然會造成經濟上的部分損失,但是,卻能確保民眾對政府的信心,主政者不可不慎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andwu 的頭像
    grandwu

    grandwu的部落格

    grand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